人的短期記憶系統,每次只能連續性地接收平均七個新資訊項目,所以一次過不
能硬塞太多資料入腦袋裡,例如: 每次適宜處理七個新學的英文生字。
2. 概覽法
概覽是指在細閱一課文前,先花一兩分鐘時間去瀏覽全文一次,特別注意目錄、
標題、引言、結語;如此可使你對全文各部份之間的聯繫,會有初步印象,當再
閱讀到各部份細節時,便會比較容易吸收、了解和記憶。
在一次實驗中,有概覽的學生和沒有的相比下,閱讀時間平均短24%,而理解
方面並沒有損失。
(1) 第一次溫習─ 學習後立即溫習,可在下課後或學回家後進行。
(2) 第二次溫習─ 臨睡前,即晚進行第二次溫習 (這樣還可極大化睡眠保護作用)。
(3) 第三次溫習─ 一星期後第三次溫習,可以把「失去」的記憶「回復」。
(4) 第四次溫習─ 一個月後或考試前再一天溫習。
3. 即時溫習法
即時溫習,是減少日後遺忘的最佳方法。 根據遺忘定律顯示,學習後24 小時內,
接近80%的資料會被遺忘,此後的遺忘速度便會減慢。
4. 四次溫習法
如果想用最少的時間,把所學過的內容作最高的保存,可參考以下的高效能溫習
法:
10 分鐘後->第1 天-> 第7 天-> 第3 0 天
5. 變時距反覆溫習法
第一次溫習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
(10 分鐘後) (24 小時) (1 星期) (1 個月) (6 個月)
6. 分隔(性質相似科目)學習法
性質相似的科目不要排在一起溫習,因為如果短期內把許多相似的內容一起塞進
腦袋裏,容易混淆了我們的記憶痕跡。所以學習時要適當地編排時間表,把性質
相近的科目分開溫習,例如,想溫習中文、英文、心理學、社會學,可以依這個
次序進行溫習:中文、心理學、英文、社會學;每次溫習完一個科目後,要加插
小休(約5-10 分鐘),休息可清醒腦袋,並且能極大化「首末效應」的好處。
7. 抗干擾法
許多心理學家相信,遺忘是由干擾造成 ─ 即是,當我們學新知識時在腦內形成
的記憶痕跡(memory trace),會和舊互相混淆,造成遺忘。
下列的四種干擾的情況,均會造成遺忘:
(i) 向前的干擾(retroactive interference)
新知識干擾舊知識
(ii) 向後的干擾 (proactive interference)
舊知識干擾 新知識
(iii) 互相干擾(retroactive interference)
舊知識 干擾中間知識干擾新知識
(iv) 反感干擾(reactive interference)
反感情緒干擾知識的學習
如何減低干擾情況
(i) 經常溫習是對抗遺忘的最佳辦法:溫習愈頻密,記憶痕跡就愈清晰,愈不
怕干擾。
(ii) 溫習每50 分鐘後,便設10 分鐘小休:盡量減低向前干擾、向後干擾及互
動干擾現象。
(iii) 把情緒調節致鬆弛狀態才開始學習,可減低反感干擾現象。
8. 讀「1」背「4」的記憶法
背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記憶方法,背誦不僅能增加記憶量,也有持續記憶的
作用。從事研究學習心理與記憶的學者蓋茲,曾將16個毫無意義的拼字,讓一
組人個別去記憶9分鐘。結果發現,背誦時間愈長的受試者,記憶量愈多。以全
部時間去讀的,只能記憶35%,而以4/5 時間去背的,則記憶74%。4小時後又作一次測驗,以全部時間去讀的,只能記憶15%,以4/5 時間去背的,則能記憶48%,差異甚大呢!
由此可見,「背出 / 想出」比「讀入」更加重要,而其中最有效率的時間
分配約為1:4,即讀「1」背「4」。
9. 睡眠保護(記憶)法
~ 小睡片刻、有助記憶 ~
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金肯斯與達登堡實驗發現:
「記憶事物後立即睡覺的兩個小時內,所記憶的事物會逐漸被遺忘(減少),可是,
兩個小時後,便不會再減少。如果記憶事物後一直不睡,則所記憶的事物將會
不斷遺忘,即使過了八個小時,遺忘的速度仍會繼續進行。」
所以,讀完書之後,最好什麼都不要去想,立刻上床睡覺。
在最初的兩個小時裏所記的東西雖然會逐漸遺忘,可是兩個小時之後,由於受到睡眠的保護作用,所記下的東西就不會再遺忘,等到第二天早晨醒來,前晚所記下的東西依然很清晰地保存在腦中。相反,如果一直不眠不休地拚命讀書,到第二天所得的讀書效果,可能會跟沒有溫書一樣。
10. 食物介入法 ─ 智慧食譜
早餐是我們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一餐,它能影響大腦整天的運作。營養專家
建議,早餐應包含高蛋質和澱粉質的食物,例如牛奶、雞蛋、生果、麥片、麵包
等食物。高蛋白質的食物可「喚醒」你的大腦,而澱粉質的食物則可提供大腦所
需的葡萄糖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