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唱:王傑
風 太大了 難道只是為了吹乾眼淚
雨 太急了 彷彿真是為了洗去哀傷
山 太高了 難道只因早已無處可躲
河 太寬了 彷彿註定永遠無法渡過
鮮血浸透了土地也開不出花 永遠短暫如彩虹 抓也抓不住
家 太遠了 難道只是因為時間 因為距離
夢 太長了 彷彿只是為了絕望 為了逃避
死 太多了 難道真是為了仇恨 為了生存
愛 太短了 彷彿只是為了分別 為了回憶
我們沒有家 我們沒有家 孤兒是我們的名字 回家是夢裡的呼喚
我們沒有家 我們沒有家 孤兒是我們的名字 回家是夢裡的呼喚
太遠了 我們的家
---
不知道這首歌是否是在講被遺忘在泰北的國軍?
5月時開玩笑說要去考泰國的商借教師
同事馬上就提到「金三角、鴉片、國軍」
這些東西怎麼會攏在一起?
查了網路才知道這段被遺忘的過去
文章摘錄自:經典
「台灣好,台灣好,台灣真是個復興島,
愛國英雄英勇的志士,都投到他的懷抱……
我們的血,湧如潮, 我們的心在狂跳,槍在肩, 刀出鞘, 破敵城, 斬群妖,
我們的兄弟姐妹,我們的父老,
我們快要打回大陸來了,回來了,快要回來了。」
位於三國交界的泰北邊城,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,有一群被遺棄的人,有一段差點被遺忘的歷史。
一九四九年,國共內戰節節敗退的國民黨殘部,一路從中國雲南西雙版納撤到緬甸、泰國、寮國邊境。國軍在這塊蠻荒之地借土養兵,一九五一年成立的「雲南反共救國軍」一度直撲雲南,光復數城;但期間由於美國並不相挺,緬甸政府又在中共與蘇聯的支持下,向聯合國告御狀,控告孤軍入侵領土,於是在國際社會的監督下,一九五三年十一月進行第一次撤軍,共七千二百八十八名官兵眷屬退回台灣。中華民國政府並對國際宣布,未撤的部隊與政府無關,這個命令使得當時滯留緬甸的一萬多名部隊,頓時成為被政府遺棄的孤軍。
事實上,對於光復大陸仍抱有希望的蔣介石另有密令,要求國軍留下精銳,僅撤退部分官兵應付聯合國。一九六一年,在緬甸的再次抗議,及美國威脅對台停止一切軍援的勒令下,方才展開第二次的撤軍行動,共五千名孤軍及眷屬回到台灣。
國際形勢如此,使得孤軍進退維谷,抗命或聽命都是一個兩難的抉擇。
泰北孤軍主要成員是國民黨的三軍及五軍,分別由李文煥及段希文將軍帶領,進駐在泰北的唐窩及美斯樂。
過去泰、緬、寮山區少數民族多種植鴉片,龐大的毒品經濟用以支持邊境上的反政府游擊軍隊,而長久以來盤踞山區的泰共一直是泰國政府的在背芒刺。一九七○年至七五年期間,泰國政府與孤軍商量借兵剿共,泰國政府則答應孤軍以「移民」的方式居留泰北。善戰的孤軍更在一九八一年的考柯及考牙戰役中樹立大功,在山區與泰共血戰二十餘日,根除了泰國政府的心腹大患,使得泰國免於像越南及韓國一樣,被中間腰斬成兩個國家。
圖片來源:泰北異域難民
留言